淮海农场的前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1952年4月20日,曾经为解放苏北、重创敌军、坚持战斗、具有光荣历史功绩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奉中央军委毛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这支部队的领导干部坚强,师、团领导成员中都是在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骨干。最近笔者在编写《淮海农场志》时,通过查档案、看资料、走访老同志和他们的后代中,发现原农建四师及其前身部队中有老红军20多名,其中:有3人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原农建四师副师长李桂莲,1914年2月出生,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红军时期历任通讯员、王震警卫员,营、团、师特派员,军团保卫局科长。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长征,历经艰险,在1936年7月初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到达延安后李老调三五九旅工作,先后任旅工部侦察科长、营长等职,在南泥弯大生产运动中,带领全营官兵开荒种地生产粮食、棉花、疏菜、发展养殖业,开展大生产运动,粉碎了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封锁,支援抗日前线,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赞扬。
1944年受党中央派遣,三五九旅组织南下支队,李老任作战参谋,支队副参谋长,为配合新四军向北发展,建立苏皖鄂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惊险的宣化店突围战斗。转战苏北后任团长,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伇。全国解放后任农建四师副师长。主持创建农场工作,并代表全师指战员亲手从原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常遇清将军手中接过毛主席的命令,为创建农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部队复员转业后他放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北上黑龙江,转战三江平原,为开发北大荒出力流汗。西征新疆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开荒建场。按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农垦事业作出无私奉献。李老身前十分关心淮海农场的建设和发展。1992年4月,农场40周年场庆之际,他不雇年老体弱在家人的陪同下从遥远的新疆,赶来农场参加场庆活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即席讲话、给学校师生做报告、忆当年、讲传统,走访看望干部、职工,参观考察工农业生产,并在农场愉快地度过80岁寿辰。2004年5月,李老病重弥留之际,仍咐他的几个子女到农场走一走、看一看。他的子女们将其珍贵的照片和文物等捐献给《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阵列馆》成为教育后代人宝贵的红色教材。
原步兵第102师参谋长袁洪辉,1911年出生,江西于都人。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字。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列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班长、排长、连长、科长、大队副秘书、政治指导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警备旅团政委,指挥收复郯城,参加山东军区大反攻战斗歼灭大量日、伪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三纵队团长参加了莱芜、济南战伇。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大学高干二大队大队长,步兵第102师参谋长,1952年春节期间,他带领有关负责同志和参谋们勘测地形、走访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资料,为农场选址、编制建场规划。他风趣地对大家说“这么大的草滩,我们不来,谁来开发!”。部队转业后调浙江省金华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司令员、浙江省军区顾问,1988年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农场前身原华东警备九旅、步兵第102师政治部主任江大愚,安徽六安人,1914年3月出生,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时任排长、连长,红25军连指导员、军部巡视员、教导员、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随红25军长征。参加了榆子沟、榆林桥、直罗镇和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组织干事、副政教、总支书记、政委、团长等职,参加了淮陆、淮安、盐城和淮海战伇。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这些老红军、老前辈、老领导们,将伟大长征精神植入于农场的文化土壤中,。在创建农场的过程中正是有长征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当年老军垦们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屯垦戍边、开荒建场,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攻紧克难,顽强拼搏,,揭开了江苏省大面积开发国土资源的序幕,将荒滩碱地变成良田,创造了一个一个的人间奇迹。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江苏农垦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也是农垦人的红色基因,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薛春曙)
|